洛阳市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提升工作现场动员会在孟津区召开
- 来源:
- 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
- 时间:
- 2025-07-31 15:53:33
- 阅读次数:
- 124
7月31日,洛阳市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提升工作现场动员会在孟津区召开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莉,市政府副秘书长郭京波出席会议。与会人员实地查看了孟津区杨凹村和西山头村次差路整治路段的“排查—设计—施工—管护”全流程工作,详细了解了“乡镇修基础,交通部门铺路面”的工作模式,随后召开了动员会议。
会议强调,次差路整治是惠及民生的“关键小事”,必须作为“民心工程”抓实抓细,要按照“轻重缓急”原则,步步推进。优先推进辖区内群众急难愁盼路段和连接中心城镇、交通要道、热门旅游景点、重点行政村以及产业园区的次差路,保障群众基本出行需求。全市2028年底前要完成2500公里整治任务,中心城区的次差路要在2028年底前全部动态清零,其余县区有条件的乡镇要全面实现次差路动态清零。要通过三年攻坚,力争全市农村公路次差路比例下降15%、优良路率提升10%,使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跃居全省前列。
会议要求,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提升工作要按照《洛阳市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》,对照“一年见成效、两年大突破、三年大变样”的工作要求,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。
一是要科学统筹高标推进。各县区要紧扣目标任务,坚决摒弃“等靠”思想,进一步细化整治内容,逐一明确时间节点,做到“账清事明、按图施工”。
二是要适配群众需求需要。要按照“轻重缓急”原则,优先整治群众出行亟需的“刚需路”,重点整治乡镇周边的“产业路”,着力整治重点区域的“生态路”。
三是要有效串联产业资源。要和“产业、旅游、乡村治理”等串联起来,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与沿线文旅、农业产业、资源融合不足的问题,全力推动公路从单一交通功能向综合效益提升全面转型。
四是要有效衔接后期管护。要严格落实县、乡、村三级“路长制”管护责任,把管护情况纳入考核,建立长效管养机制,让次差路整治成为展现洛阳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成效的“大窗口”。